本文作者:admin

美债配置窗口期来到了吗?

admin 2023-12-07 51
美债配置窗口期来到了吗?摘要: 核心观点:从基本面看,美国基本面仍好于主要非美国家。随着高利率逐渐发挥效果,预计美国经济在明年将出现一定程度放缓,悲观情况下不排除增长停滞或轻微衰退,这在宏观层面上利多美债,预计美...

核心观点:

微信号:yzbjfb
添加微信好友, 获取更多信息
复制微信号

从基本面看,美国基本面仍好于主要非美国家。随着高利率逐渐发挥效果,预计美国经济在明年将出现一定程度放缓,悲观情况下不排除增长停滞或轻微衰退,这在宏观层面上利多美债,预计美债收益率在基本面带动下将有所回落。

从货币政策角度看,美联储有望在今年末或明年初结束本轮加息。尽管如此,在美国基本面不发生较明显衰退背景下(目前看明显衰退可能性较小),明年降息次数和降息幅度较有限(笔者认为仅有2-3次各25BP幅度降息)。由此,预计各期限美债收益率会随基准利率的缓慢下降而震荡回落,幅度有限。

从供给角度看,供给冲击预计仍将在4季度至明年1季度给美债收益率带来一定冲击,但力度小于3季度。明年2季度后发债规模或随着财政部一般账户余额回升至合意水平而下降,届时流动性冲击有望减弱。因此近期期限溢价仍将扰动美债收益率。

综合来看,4季度末至明年1季度或是美债较理想的配置窗口期。以10年期美债为例,若收益率升至4.6%上方,则已具有很高的配置价值。

一、研究背景

2022年3月,面对美国持续高企的通胀,美联储开启本轮加息周期。经过数次大幅加息,通胀已逐渐回落。目前,美联储已进入本轮加息周期尾声阶段。另一方面,基准利率的提高也直接推升了各期限美债收益率。特别是进入到今年3季度以来,伴随着美债供给量飙升,10年期美债收益率曾一度突破5%,创下了自2007年以来的新高。

随着收益率不断上升,美债配置窗口期何时到来成为焦点。

二、美国经济基本面

2023年,世界主要经济体基本面进一步分化。以德国为代表的欧元区基本面表现偏弱。作为欧盟邻居的英国也面临经济增长停滞的风险。日本则在央行宽松的货币政策下出现一定复苏迹象。不过,根据日本央行表态,为了令通胀能够持续回升至2%水平,今年的货币政策仍不会转向,这令日元汇率表现疲软,10年期日债收益率位于0%附近波动。相比较而言,尽管美联储自去年以来持续加息,但美国经济基本面仍展现出较强的韧性,整体呈现出美国偏强而非美偏弱的格局。

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,3季度欧元区GDP增长出现停滞,日本增长1.6%,而美国实际GDP(初值)增长则达到了4.9%,为2021年4季度以来新高。

另一方面,美国的劳动力市场表现依然稳健。BLS最新数据显示,10月美国非农新增就业人数15万人,时薪增速环比降至0.2%,失业率温和升高至3.9%。在美联储持续加息背景下,劳动力市场出现降温迹象,但整体仍保持稳健增长。特别是失业率并未出现急剧上升,而是以相对温和的态势从8月开始缓慢回升。这意味着通胀的回落并没有引起失业率的大幅上升,也从侧面显示出美国基本面仍具韧性,暗示美国经济“软着陆”的可能性在上升。

不过,今年以来制造业PMI读数持续位于荣枯线以下,非制造业PMI读数虽仍位于荣枯线之上,但近期有回落的趋势。领先指标显示明年美国经济或将出现一定程度放缓。

整体来看,目前美国经济仍具有韧性,而未来陷入衰退的概率也在下降。不过,随着基准利率长时间徘徊在高位,其紧缩效果将逐渐发酵,意味着明年美国经济增长或出现阶段性放缓甚至短暂停滞,美债或从中受益,收益率将有所回落。

三、美联储货币政策路径

●美联储议息会议

11月03日议息会议上美联储如期继续暂停加息,将基准利率维持在5.25-5.5%水平。从会后主席鲍威尔讲话来看,美联储继续向市场释放坚决将通胀拉回2%目标的信念并且警告称,认为“重启加息将会很困难”观点是不正确的。不过,他也指出,长债收益率的上涨或对政策产生影响。这意味着尽管加息的大门仍未关闭,但重启加息的门槛显然在提高。因此,若未来通胀出现反复且长债收益率明显回落,则美联储将重启加息。

另外,官员们上调了今明两年的经济增长率,同时下修了失业率,表明美联储依然认为经济不会陷入衰退。在利率预测方面,美联储预计今年末终端利率中值将达到5.6%,与六月的预测一致,但将2024年和2025年的预测值分别上调为5.1%和3.9%(前值4.6%、3.4%)。

●货币政策路径

从美债收益率与基准利率走势来看,美债收益率拐点往往先于基准利率到来。通过梳理历史数据,预计本轮最后一次加息或在2023年末或2024年初到来,首次降息或在2024年9月前后,而降息周期或持续至2025年12月左右(图表5)。

注:橙色竖线右侧为加息/降息预测路径

综合来看,本轮加息周期有望在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结束。目前,10年期美债收益率已由5%高点回落至4.5%附近,与基准利率上沿利差在1%左右。从历史情况来看,二者偏离程度已经较大。若美国基本面近期没有突然转弱,收益率继续大幅回落的可能性也不大。综合各方面情况,本轮10年美债收益率顶部区间或在4.9-5.0%;2年期美债收益率或在5.0-5.1%。

四、供给冲击与期限溢价

自6月初美国“债务上限危机”解除以来,为补充一般账户,美国财政部明显加大了国债标售力度,一般账户余额也由6月初历史低点升至7130亿美元。

从需求端来看,美债的最大买家美联储自SVB风波后持续缩减资产负债表。据测算,美联储持有的美债规模已自高峰减少近8000亿美元。目前来看,美联储并无意改变其紧缩计划(详细分析见《美联储资产负债表解析一资产负债表视角下的美联储货币政策趋向》2023.05.22)。

外国投资者方面,美国财政部数据显示,截至8月份外国投资者持有美债总额达7.7万亿美元,较上月增加了52亿美元。整体仍处于历史高位(图表8)。

从前五大持仓来看,日本当月增持了40亿美元,中国则继续减持160亿美元,英国大幅增持360亿美元(图表9)。

供给端来看,美国财政部数据显示4季度和明年1季度将分别发行7760亿美元和8160亿美元国债,较3季度(10100亿美元)有所回落。尽管接下来两个季度发债规模有所下降,但额度仍明显超过近年平均水平,考虑到美联储仍减持美债,预计期限溢价仍将对收益率带来扰动。

五、结论

从基本面看,美国基本面仍好于主要非美国家。随着高利率逐渐发挥效果,预计美国经济在明年将出现一定程度放缓,悲观情况下不排除增长停滞或轻微衰退,这在宏观层面上利多美债,预计美债收益率在基本面带动下将有所回落。

从货币政策角度看,美联储有望在今年末或明年初结束本轮加息。尽管如此,在美国基本面不发生较明显衰退背景下(目前看明显衰退可能性较小),明年降息次数和降息幅度较有限(我们认为仅有2-3次各25BP幅度降息)。由此,预计各期限美债收益率会随基准利率的缓慢下降而震荡回落,幅度有限。

从供给角度看,供给冲击预计仍将在4季度至明年1季度给美债收益率带来一定冲击,但力度小于3季度。明年2季度后发债规模或随着财政部一般账户余额回升至合意水平而下降,届时流动性冲击有望减弱。因此近期期限溢价仍将扰动美债收益率。

综合来看,4季度末至明年1季度或是美债较理想的配置窗口期。以10年期美债为例,若收益率升至4.6%上方,则已具有很高的配置价值。

来源:中国证券报

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

支付宝扫一扫打赏

微信扫一扫打赏

阅读
分享